满江红 其六

把手西园,有山色、波光相对。
金马客,明朝飞棹,水肥帆驶。
问我年华旬并七,异乡时景春巴二。
最堪怜、游子送行人,垂杨外。
聊小小,旌旗队。
聊且且,笙歌载。
正冥蒙烟雨,许多情态。
南北枝头犹点缀,东西玉畔休辞避。
待莼鲈、归思动西风,相携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其六》是一首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情感的作品。下面将从作品的基本信息、主题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1. 基本信息
  • 《满江红·其六》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董元恺所作的一首诗,该诗的创作时间为清朝康熙年间。
  • 这首诗以抒发个人抱负与现实差距为主题,体现了作者在仕途上的坎坷经历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1. 主题内容
  • 诗中的“落托京华”,描绘了作者身处京城却不得志的境遇,表达了一种失落与无奈的情绪。
  • “玉河垂柳,凤城寒食”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来映衬人物的情感状态,增添了诗作的艺术魅力。
  • “苹果堆盘红半染,葡萄张幕青如滴。”两句则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场景,同时暗含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典型的古体诗词形式,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苹果堆盘红半染,葡萄张幕青如滴”,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如“谁啸咏,梁园雪”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邃和有层次。

《满江红·其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悲愤与失意的抒情诗,更是一幅描绘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画卷。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