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一 乌衣园

唤出山来,把鸥鹭、盟言轻食。
依旧是、江涛如许,雨帆烟笛。
歌罢莫愁檀板缓,杯倾白堕琼酥滴。
但惊心、十六载重来,征埃客。
秋风鬓,应非昔。
夜雨约,聊相觅。
叹主恩未报,无多来日。
故国千年龙虎势,神州万里鼪鼯迹。
笑谢儿、出手便呼卢,摴蒱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 · 金陵乌衣园》是宋代词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乌衣巷的春末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吴潜(约1195年—约1260年),字毅夫,号履斋,汉族,台州仙居(今浙江台州市)人,南宋时期诗人、文学家。他在宋宁宗嘉定年间登进士第,历任多个地方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静江府达隆县(今广西横县)。在达隆期间,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和自身经历的诗作,尤以词见长。吴潜的词风格清新脱俗,多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1. 作品原文
  • 上片原文:“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
  • 下片原文:“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尘埃债,任西风、吹雨洒江国。”
  1. 词作赏析
  • 上片赏析:“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这句描绘了清明节时节的景象,用“柳带榆钱”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而“又还过”则透露出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接着,“天一笑、浦园罗绮,满城箫笛”表现了节日里人们的欢乐气氛。这里的“天一笑”可能暗喻着世事的无常和人心的浮躁。
  • 下片赏析:“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荣华不再的感慨以及自己作为江南客人的孤独。接着,“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往昔辉煌的怀念。最后,“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不仅是吴潜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通过对乌衣巷的描述,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