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一 出郊玩水

小队旌旗出,画鹢倚篙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
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况有薝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中秋饮酒赏月抒怀之作,与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为中秋咏月的千古绝唱。上片写词人与友人在城西饮美酒、游名园,并作诗歌以自娱。下片写对月怀人,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愁思。全词情感真挚,意境开阔,语言圆熟,想象丰富,构思巧妙,给人以艺术享受和精神启迪,堪称千古绝唱。

以下是《水调歌头·其一》的全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快哉风月,先得君行天下。
问汝当时归日,曾有良朋如我,飘泊亦何之?
有情知望远,无力复争持。
切切此忧相顾,万斛分忧共济。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事与心违,终是梦随云去,不到广文书舍。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第,授大理评事、杭州通判。熙宁二年(1069年),因“谤讪朝廷”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神宗即位后获赦回归故官。先后担任湖州、密州、徐州、湖州太守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 ”被贬为琼州(今海南岛海口市)别驾,昌化军(今属海南省)安置,移汝州(今河南汝州市)。元丰四年(1081年),再次因文字牵连被捕。后经大臣赵佶力保而被贬岭南,最终于公元1089年逝世於海南岛。他的一生仕途坎坷多变,功业未成,晚年遭遇贬谪。他的政治生涯既有政绩也有过失,但整体评价较为复杂,而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则是公认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