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旌旗出,画鹢倚篙竹。
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
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
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
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
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
况有薝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
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

【注释】

水调歌头 其一 出郊玩水:即《浣溪沙》。小队旌旗,指仪仗队伍。画鹢(yì,一种游船)倚篙竹,意思是说仪仗队伍中,有一只画着鹢形的船倚着撑竹。青秧,即绿苗。白水,指江水或湖面。无际,无边无际。一犁耕,指一人耕地。今岁、时年,都指今年。相语,相互交谈。眨眼,转眼之间。老守,这里指太守。可能,大概能。持此报皇明,拿这些东西来向皇上报告。望家山,远望家乡的山。千里外,指千里之外。楚云平,楚地的天空和云平齐。良田二顷,好田亩数亩。非村非郭,不是村落,也不是城郭。枕柴扃(jiāng,关),指靠柴门。况有,况且还有。薝林香透,形容香气扑鼻。杨堤阴合,形容杨柳树荫交错。巴得西风起,巴不得西风刮起来。问前程,探询前程如何。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一次出郊游玩时所写,表现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全词通过描写出郊游玩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心。

首句“小队旌旗出”,描绘了出郊游玩的队伍浩大壮观的情景。接着,词人用“画鹢倚篙竹”这一细节描写,展现了江边景色之美。然而,词人并没有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而是将注意力转向了田间的劳作场景:“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中,词人用“听田翁相语”这一动作,展现了农民之间相互交流的情景。他们谈论着今年的收成情况,认为今年的收成非常好:“今岁时年恰好。”这里的“正好”一词,表达了词人对于农民丰收的喜悦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词人对于农民生活艰辛的同情之心。

词人继续描绘了农民们的生活情景:“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这里的“老守”指的是太守,而“持此报皇明”则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想法。这体现了词人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之心。

词人在描绘完出郊游玩的情景后,又转而描写了家乡的风景与农事。他写道:“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这里的“楚云平”形象地描绘了家乡天空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家乡的田园风光之中。而“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则进一步描绘了家乡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词人对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

词人用“况有薝林香透”和“更有杨堤阴合”两句,分别描绘了田间的树木和杨柳树荫交错的景象。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词人对于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也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词人在结尾处写道:“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这里的“巴”字,表达了词人迫切希望秋风能够吹起的愿望;而“问前程”则是词人对于自己未来道路的期待。这两句诗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这首词通过对出郊游玩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心。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