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二 和谦山

春岸春风荻已芽。
推排春事到芦花。
只应推上鬓边华。
投老未归真左计,久阴得霁且舒怀。
红红白白有残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和谦山》是宋代吴潜所作。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作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造诣和情感世界。《浣溪沙·和谦山》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词作,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下面将围绕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作者简介
  • 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在宋宁宗、宋理宗两朝担任过官职,曾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臣而被贬。尽管身处逆境,吴潜却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学理念,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1. 诗词原文及解析
  • 春岸春风荻已芽,推排春事到芦花:这两句描绘了春日里岸边的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拂过河岸,荻草已经萌芽,而春天的事情也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 只应推上鬓边华:这里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年华老去,鬓发斑白,似乎只有这些自然的变化最能映衬人的内心。
  • 投老未归真左计,久阴得霁且舒怀:通过“投老”与“未归真左计”反映了词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以及内心的矛盾和彷徨。而“久阴得霁”则传达了一个从压抑到解脱的过程,象征着困境后的希望和明朗。
  1. 诗词主题与情感表达
  • 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慨: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词人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春天的来临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机,也唤起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思考。
  • 仕途与人生选择:吴潜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 艺术特色分析
  • 语言精炼:《浣溪沙·和谦山》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宝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 意象生动:词中的意象鲜活而具体,如“春岸春风”、“推排春事”等,都为读者提供了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 情感深沉:整首词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深深的怀旧,让人在阅读时不禁产生共鸣,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1.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反映时代背景:《浣溪沙·和谦山》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时政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启发后世文学创作:吴潜的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文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之一。

《浣溪沙·和谦山》不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艺术杰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