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其三 己未翠山劝农

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牧此州。
念昔时豪杰,犹难辟阖,如今老大,却更迟留。
四载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农得纵游。
田畴事,是桑条正长,麦含初抽。
悠悠。
身世何求。
算七十迎头合罢休。
谩绕堤旌纛,牵连鹢棹,喧天鼓吹,断送龙舟。
翠巘层边,碧云堆处,一担担来天外愁。
如何好,且同斟绿醑,自课清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是宋代诗人吴潜创作的一首词作。该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与感慨,也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深思。

从文学技巧角度来看,吴潜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娴熟的诗词表达手法,使这首词显得格外动人。《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中“二十年前,君王东顾,诏牧此州”开篇即带出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仅带有怀旧的色彩,还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的变迁感。吴潜通过这样的开头设定了整首词的背景和基调,为读者展示了一段历史长河中的风云变幻。

吴潜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性。例如,“翠巘层边,碧云堆处,一担担来天外愁”,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此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述,如“念昔时豪杰,犹难辟阖,如今老大,却更迟留”,吴潜不仅展现了英雄迟暮的无奈,也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展现了吴潜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感受。诗中“四载相望,三春又半,邂逅劭农得纵游”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历经波折后,仍保持着一份乐观和对农民的关心。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展示了他个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从历史背景来看,《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历史环境。这一时期,国力渐衰,民族矛盾加剧,吴潜作为一位经历过宋朝多次变故的文人,其作品中流露出的忧国忧民之情尤为引人关注。因此,他的词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沁园春·己未翠山劝农》不仅是吴潜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他历史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