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晚泊

有味吟边景,无愁醉里身。
如何连夜梦,只是到家频。
更永迟留月,梅寒漏泄春。
吴王台下泊,访古待清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苏晚泊》是宋代诗人吴锡畴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吴锡畴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作在当时以及后来的文学评论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与赞誉。

  2. 诗句原文

  • 有味吟边景,无愁醉里身。
  • 如何连夜梦,只是到家频。
  • 更永迟留月,梅寒漏泄春。
  • 吴王台下泊,访古待清晨。
  1. 诗歌内容分析
  • 有味吟边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景色深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吟咏,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心态。
  • 无愁醉里身:通过“无愁”一词的使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即使身处酒醉之中,也能保持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
  • 到家频: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人团聚时刻的珍惜。
  • 更永迟留月: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宁静的场景,月亮的持续延长似乎在暗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梅寒漏泄春:使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梅花的寒冷与春日的温暖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深刻体会。
  • 吴王台下泊:可能是诗人在某处泊船后所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访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 访古待清晨:表明诗人计划早起去访问一些历史遗迹或进行其他有意义的活动。

《姑苏晚泊》不仅是吴锡畴个人情感和审美的体现,也是宋代文人生活态度和社会风貌的反映。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才情与情感,还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