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儿童语笑频,老翁醉拥地炉春。
欠伸起唤梅花说,明日平头五十人。
除夜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夜二首》是陈与义的作品之一,由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洛阳南渡后第二年的除夕。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诗歌原文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诗歌内容解析
-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描绘了除夕夜中,爆竹声已停,寒风吹过,江水波涛不平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心中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这里的“多事”指的是战乱和岁月流逝带来的白发增多,而“尽情灯火向人明”则表达了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依然保持光明,象征着希望和坚韧。
-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作者通过对比旧岁和殊方,表达了对家乡和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漂泊异乡的感慨。
-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表达了作者打算在新年伊始登上岳阳楼,观赏岛上烟雾缭绕、湖面雾气缭绕的景象,以期新的一年能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 艺术特色
- 生动的景物描写: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如“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通过这些具体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中不仅描述了景色的变化,还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如“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和未来的不同情感态度。
- 文学地位
- 历史价值:《除夜二首》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使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献。
- 艺术影响:诗中的意象、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中都借鉴了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 阅读建议
- 由于这首诗的语言较为凝练,建议读者在欣赏时可以放慢节奏,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背后的含义。
- 可以结合作者的其他作品,如《除夜二首》的姊妹篇《除夜》,一起阅读,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感受。
《除夜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宋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进一步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