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其二

梅蕾破香时,雪月交光夜。
何处飞来两玉娥,体态双闲雅。
纵目碧城楼,劝酒留云榭。
唱底仙家古道情,分付知音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其二》是一首宋代词作,由沈端节所作。下面将围绕此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探讨:

  1. 作者简介:沈端节,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流传甚广。据《全宋词》记载,沈端节的词作数量丰富,其风格多变,既有婉约派细腻柔美之作,也有豪放派大气磅礴之作。他的词作中常蕴含着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感悟的抒发,使得他的词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在情感表达上也有着深刻的内涵。

  2. 作品原文:《卜算子 · 其二》梅冷蕊伴疏枝,一笑何时共。江北江南两处愁,忍看花影动。旅泊怕逢春,卜睡都无梦。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

  3. 作品赏析:《卜算子·其二》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而又含蓄的情感。“冷蕊伴疏枝”不仅形容了梅花孤傲、清雅的特质,还隐喻了词人孤独、清高的性格。词中的“一笑何时共”和“忍看花影动”,表达了词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面对美景时的淡淡哀愁。此外,“江北江南两处愁”,则展现了词人对于离别和漂泊生活的深刻感触。最后,“岁暮何郎未得归,手捻频呵冻”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通过“手捻频呵冻”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于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关怀和牵挂。

《卜算子·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美感的词作,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深刻反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对于自然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