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道中

春昼长江道,行人倦阻长。
山花杂红白,垄麦半青黄。
滩外邮亭出,松间县舍藏。
簿书聊寓目,回辔已斜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江道中》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在长江道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吕陶,字元钧,号净德,是宋代成都人。他在仁宗皇祐年间考中进士,并在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他的政治生涯颇为复杂,曾在哲宗时期因直言不讳而得罪新党,后虽被贬职但最终仍得以复职。他的文学作品也颇受推崇,如《净德集》等作品流传至今。
  1. 诗歌原文
  • 春昼长江道,行人倦阻长。山花杂红白,垄麦半青黄。滩外邮亭出,松间县舍藏。簿书聊寓目,回辔已斜阳。
  1. 诗歌解析
  • “春昼长江道,行人倦阻长。”描绘了春天阳光明媚,但在漫长的长江道中,诗人行走疲倦。
  • “山花杂红白,垄麦半青黄。”描述了两岸的山花和麦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滩外邮亭出,松间县舍藏。”展示了江边的小驿站和松树林间的小房子,体现了旅途中的宁静与惬意。
  • “簿书聊寓目,回辔已斜阳。”虽然忙于公务,但诗人还是停下车来欣赏眼前的美景,夕阳西下时已准备返程。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初年。这一时期的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人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吕陶作为一位敢于直言的政治家,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关注。
  • 长江故道是长江已经改道的旧河道,其根本成因是由于河流发生改道。这一历史现象在诗中也有所体现,诗人可能借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或对自然变迁的观察。

吕陶的《长江道中》不仅是一首描写长江景色的诗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政治、历史以及自然的看法和感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解读和背景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