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友人游上方南禅

出郭行行数里村,石梯盘曲到禅门。
亭开高槛侵山脚,水过方池断竹根。
城市尘埃终日远,烟岚气象四时存。
约公乘兴重来此,延纳清风尽一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偕友人游上方南禅》是宋代诗人吕陶的作品,全诗如下:出郭行行数里村,石梯盘曲到禅门。亭开高槛侵山脚,水过方池断竹根。城市尘埃终日远,烟岚气象四时存。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作者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和对禅宗思想的认同。下面将具体介绍作品:

  1. 作者简介
  • 吕陶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其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自然界中的微妙变化,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1. 诗意解析
  • 首句“出郭行行数里村”描绘了诗人离开城郭,行走在田间小道上的场景。这里的“村”字,既指真实的乡村,也隐喻诗人内心的归隐之意。
  • “石梯盘曲到禅门”中的“石梯”和“禅门”都是佛教文化的象征。石梯代表着艰辛与曲折的人生道路,而禅门则是通向心灵解脱的入口。
  • “亭开高槛侵山脚”中,亭台的高耸与山脚相接,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高槛”不仅指物理上的高台,也暗示着心灵的高度。
  • “水过方池断竹根”则展现了水流过方形池塘的情景,竹子被水流冲刷的痕迹清晰可见。这一景象寓意着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
  •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
  1. 作品背景
  • 宋代是一个文人荟萃、思想活跃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往往带有浓厚的哲学色彩和个人情感。吕陶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自然也不例外。
  • 吕陶生活在北宋末年,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普遍面临着仕途的挫折和人生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吕陶选择了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抒发自己的情怀和追求。
  • 此外,当时的禅宗思想也在文人群体中广泛传播,许多文人都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吕陶的诗歌中融入了禅宗元素,也是对当时文化氛围的一种反映。
  1. 艺术特色
  • 《偕友人游上方南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 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词句都经过精心雕琢,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 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这是宋诗中常用的一种体裁。这种形式的诗歌便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同时也符合当时的文士追求简练明快的审美趣味。
  1. 文化影响
  • 《偕友人游上方南禅》不仅是吕陶个人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禅宗思想的宝贵资料。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
  • 这首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都会借鉴吕陶的手法和风格。

《偕友人游上方南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