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闻人夷庚太博

邑有循良政,人持介洁心。
庖刀发虚刃,庙瑟鼓遗音。
闲草丰春野,修篁茂晚林。
恤民中诏远,及物上恩深。
岁月吴江梦,山川蜀道吟。
归欤清议在,直笔待君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闻人夷庚太博》是一首由宋朝诗人吕陶创作的五言排律。该诗以深邃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诗人简介:吕陶(宋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

  2. 诗歌原文
    邑有循良政,人持介洁心。
    庖刀发虚刃,庙瑟鼓遗音。
    閒草丰春野,修篁茂晚林。
    恤民中诏远,及物上恩深。
    岁月吴江梦,山川蜀道吟。
    归欤清议在,直笔待君簪。

  3. 内容赏析

  • 政治理念的体现:诗中“邑有循良政,人持介洁心”,表达了作者对地方政治清明、民众品行纯洁的理想追求。同时,通过对比庖刀与庙瑟,暗示了治国如同烹饪一样需要精细处理,而庙瑟则象征音乐的和谐,反映了作者对文化治理的重视。
  • 自然景色的描绘:“闲草丰春野,修篁茂晚林”,展现了一幅宁静美好的乡村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民生关怀的表达:“恤民中诏远,及物上恩深”,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政策的深远考虑,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文关怀。
  • 历史情怀的抒发:“岁月吴江梦,山川蜀道吟”,透露出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山川美景的赞美。
  • 政治立场的明确:“归欤清议在,直笔待君簪”,表明了作者坚守原则的立场,即使在政治生涯中遭受挫折,也要坚持自己的清议和正直。

《送闻人夷庚太博》不仅是一部文学佳作,也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政治智慧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人吕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