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家设贤科,留意在豪彦。
三道询天人,万言极贯变。
国论庶有补,谋身非自荐。
昧者鲜知此,荣禄生贪羡。
讨论遗本原,文采事藻绚。
假之为捷涂,得以步华选。
亦有附群邪,藉以肆绮辩。
心迹既自异,事业安可见。
遂令权贵人,待物少明辨。
概为天下材,皆同秦士贱。
夫君非好名,力学久忘倦。
天资固彊直,道业益丰羡。
纯如后夔音,发若老羿箭。
深有启沃诚,恬无宠荣恋。
时事方艰虞,乾心屡告谴。
远忧何时已,长策殊未献。
期君为国医,起疾须瞑眩。
送唐君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唐君益》—— 诗中的豪情与哲思
宋代,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朝代。在这个时代里,吕陶以《寄唐君益》这首诗,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时代风貌的深刻反思巧妙融合,展示了一位文人墨客对于政治、人生与社会的独到见解。
吕陶字元钧,号净德,是北宋成都人。他的仕途颇为曲折,仁宗皇祐年间便中进士,而后又参与了神宗熙宁三年的科举考试,并在对策中直言不讳地批评了王安石的新法。他曾任通判蜀州,后因直言进谏被贬为陈州居住。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放过这位才子,在他重新得到重用时,却又因直言新党而再次被贬。尽管如此,吕陶并未沉沦,他在知梓州之后选择了致仕,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吕陶并未因此停止创作。《寄唐君益》便是他在退隐后所作,通过诗歌抒发了他的感慨。诗中写道:“秋日晴如春日迟,山间水际尽光辉。江湖顿减骚人咏,父老争夸太守归。”这短短几句话,描绘出了一幅秋天山清水秀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唐君益回归故乡的喜悦以及对他治理下家乡变化的赞赏。
诗中还体现了吕陶对时代变迁的观察。他指出,虽然官场上的风波让人心惊胆战,但只要坚持正直,就能赢得人们的敬仰和尊重。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个人名利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荣华富贵不是通过贪婪获得的,而是应该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
《寄唐君益》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情谊的诗歌,更是一篇富含哲理的佳作。通过对吕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位既有才华又有远见的诗人。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宋代文风的多样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