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拟李义山四更四点

四更四点露成霜,个里愁人暗断肠。
鼓角未喧闻鼻鼾,北风窗户月荒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拟李义山四更四点》是宋代诗人吕南公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作者介绍
  • 吕南公,字次儒,号灌园先生,宋建昌南城人。他生活在神宗熙宁年间至哲宗元祐初年,一生经历了宋朝政治的巨大变化,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多次改革。吕南公以文学成就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的情感体验。
  1. 诗句解读
  • “四更四点露成霜,个里愁人暗断肠”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四更时分露水凝结成霜,暗示了深秋或冬季的景象。在这种背景下,诗中的人物因忧愁而心烦意乱,难以平静。
  • “鼓角未喧闻鼻鼾,北风窗户月荒凉”进一步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没有听到战鼓角声,只听见别人的鼾声,这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感。同时,“北风窗户月荒凉”则传达了环境的萧瑟和内心的凄凉。
  1. 艺术特色
  • 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成功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气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绪的描绘,诗人有效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状态。
  • 使用了一些典型的意象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露成霜”、“鼓角未喧”,这些意象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1. 历史背景
  • 在北宋时期,虽然科举制度有所改革,但社会整体仍受到严格的等级观念影响。吕南公的这一作品或许反映了当时文人在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面前的矛盾心情。

《夜拟李义山四更四点》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