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一

腐儒才术本庸庸,祖业安能效太公。
老去退休营小隐,闲来时幸濯清风。
相从坦率形骸外,投分交游意气中。
衰谢何堪抚鸣剑,梦魂犹拟灭羌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一”是宋代吕颐浩的作品。吕颐浩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还体现了其高洁的品格和淡泊的人生态度。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
  • 吕颐浩:字坦夫,号颐浩,北宋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志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吕颐浩生活在北宋时期,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
  • 时代背景:吕颐浩的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兴盛的时代。当时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们多有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之作。
  • 艺术特色:吕颐浩的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并通过自己的独特视角展现出来。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
  1. 诗词原文
  • 腐儒才术本庸庸:形容自己虽学识渊博,但才能平庸。
  • 祖业安能效太公:表达了自己无法继承先人的事业或理想。
  • 老去退休营小隐:描绘了作者在晚年选择退隐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
  • 闲来时幸濯清风:形容在闲暇之余,能够享受到清风徐来的宁静。
  • 相从坦率形骸外:表示与朋友交往时的真诚与坦荡。
  • 投分交游意气中:指志同道合的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与激情。
  • 衰谢何堪抚鸣剑:表达衰老之身难以再提剑杀敌的无奈。
  • 梦魂犹拟灭羌戎:即使身处梦境,也依然怀揣着平定边患的壮志。
  1. 作品鉴赏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友情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艺术手法:吕颐浩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使整首诗的结构更加严谨,意境更加深远。同时,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如“濯清风”、“形骸外”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1. 历史文化背景
  • 北宋时期的诗歌风格:吕颐浩生活的北宋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诗人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他们的作品不仅关注现实生活,还涉及哲学、伦理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 道家思想的渗透:北宋时期,道家思想逐渐盛行,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创作。吕颐浩的诗作中也不乏体现道家清静无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这些思想与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相结合,使得诗作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
  1. 后世影响
  • 文学价值:吕颐浩的这首诗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得到了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
  • 文化传承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吕颐浩的诗作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一”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古诗,更是一次深入探讨生命、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旅程。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