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秦氏北庄

午日城西路,篮舆疑旧寻。
稻田疏野水,草径接秋阴。
饭忆分盘玉,书藏遗子金。
不须千里目,枉费百年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访秦氏北庄》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这首诗作描绘了诗人探访秦氏北庄时的景色和心境,充满了田园诗意与人文关怀。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午日城西路,篮舆疑旧寻。
    稻田疏野水,草径接秋阴。
    饭忆分盘玉,书藏遗子金。
    不须千里目,枉费百年心。

  2. 诗歌解读

  • 午日城西路:诗的首联描述了午后阳光下的城西小路。这里“午日”指的是太阳正高的时候,“城西路”则表明诗人行走在城外的路上。这种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长的氛围。
  • 篮舆疑旧寻:接着,诗人提到了乘坐的篮舆(即轻便的轿子),这暗示了他此行可能带有怀旧之情,或许是为了回访故地或寻找旧友。这里的“疑旧寻”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重逢的期待。
  1. 艺术手法分析
  • 自然景物的描绘: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野、稻田、野水和秋阴等自然景色。这些景物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自然感悟和审美情趣。
  • 情感表达:诗中的许多意象都富含情感色彩。例如,“饭忆分盘玉”、“书藏遗子金”等句子,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也隐含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1. 文化背景
  • 古代文人的生活:《访秦氏北庄》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他们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寄托,通过游历名山大川、访古问今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 宋代的文化氛围:宋代时期,文学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们更加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深切感受,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吕本中所作的《访秦氏北庄》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体会到作者深邃的艺术造诣,也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