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城西路,篮舆疑旧寻。
稻田疏野水,草径接秋阴。
饭忆分盘玉,书藏遗子金。
不须千里目,枉费百年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的作品《访秦氏北庄》。诗的全文如下:
午日城西路,篮舆疑旧寻。
稻田疏野水,草径接秋阴。
饭忆分盘玉,书藏遗子金。
不须千里目,枉费百年心。
我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 午日城西路:“午日”指的是正午时分,“城西路”则表明了作者在城市的一条街上行走的情景。这里的“疑旧寻”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可能是对过去某个地方的记忆或探访。
- 篮舆疑旧寻:“篮舆”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形似篮子,用于装载货物或行人。“疑旧寻”表明作者可能在这个时间点,出于某种原因(如寻找故人、重温旧地等)来到了这条街上。
- 稻田疏野水:“稻田”描绘了田野中的一片景象,而“疏野水”则形容了水流的自然状态,暗示了乡村的自然美。这两句诗通过对田野和水流的描绘,展现了乡村宁静、美丽的自然风光。
- 草径接秋阴:“草径”指的是田间的小道,“接秋阴”则描绘了小道两旁树木的阴影。这句话通过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幽静、凉爽的氛围。
- 饭忆分盘玉,书藏遗子金:“饭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吃饭时的美好记忆,而“分盘玉”则象征着珍贵的食物,如同玉石一般珍贵。“书藏遗子金”则暗示着作者将宝贵的知识传递给子孙后代,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这些智慧和财富。
- 不须千里目,枉费百年心: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不须千里目”意味着不需要用千里眼去看世界,即不要过于追求远大的目标。“枉费百年心”则表示白白浪费了一生的时间和努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这首诗不仅是对田园风光的赞美,更是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