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城南路,今年又作冬。
荒林挂落日,古寺叠疏钟。
职事日三出,交游时一逢。
可怜河上水,唯少莫山重。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写自己来到城南,看到路上行人来往不断;颔联写落日挂在荒林之上,疏钟在古寺之间回荡;颈联写每天要处理公事,交游的机会很少;尾联表达自己希望像河上的水那样自由自在。

【答案】

译文:

晚至城南,路上行人来往不断,今年又是冬天。

荒林上挂着落日,古寺中传来稀疏的钟声。

整天忙于职事,很少有机会和朋友交往。

可惜的是河水很少,只有莫山才重重叠叠。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作者南行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心情。“晚至城南”,写时间是在傍晚,地点是城南。从诗题看,“城南”应指洛阳城东面一带。“来往城南路”,点明自己是在城中往来。“今年又作冬”,与“去年人不归”(《长安道》)相呼应,表明自己已多次过此,而今年又值寒冬,天气寒冷,故有“今年又作冬”之语。

第二句紧承“晚至”,点出季节,即“晚至”。这一句中,有两个动词,一个是“往”,表示方向;一个是“来”,表示动作。两个动词连用,既表明自己是从北向南行走,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急切和不安。

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荒林挂落日”,写太阳悬挂在一片荒凉的树林上空,景象十分凄清。“古寺叠疏钟”,写一座古寺里传来稀疏的钟声。这两个画面一前一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反差。这种强烈的视觉反差,一方面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冷寂,另一方面则衬托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职事日三出”,写自己每天要办许多事务。“交游时一逢”则是说很少有朋友来访。“唯少”二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唯”字在这里起到了强化语气的作用,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珍视和自己孤独处境的无奈。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和愿望。“可怜河上水,唯少莫山重。”这两句诗以河上之水比喻自己的处境,以莫山之重比喻自己的心愿。诗人希望自己像河上的水一样不受拘束,可以自由自在地流淌;希望自己像莫山一样,能够重重地堆积起来,成为不可逾越的高山。这样的愿望既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体现了他的积极进取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