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春坊挽章

铅椠青灯夜,韬钤紫塞秋。
请缨虽拜疏,投笔未封侯。
帏白风烟惨,旗丹雾雨愁。
从来桑梓接,助挽不成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应春坊挽章》是宋代诗人吕祖谦所作,表达了对故土和友人的怀念之情。《应春坊挽章》原文如下:

铅椠青灯夜,韬钤紫塞秋。
请缨虽拜疏,投笔未封侯。
帏白风烟惨,旗丹雾雨愁。
从来桑梓接,助挽不成讴。

诗中“铅椠青灯夜”描绘了诗人在书房里苦读至深夜的场景,反映出他对学问的执着与追求。接着“韬钤紫塞秋”表现了将军或将领在边疆的紧张氛围和战争的准备状态。

“请缨虽拜疏,投笔未封侯”揭示了诗人虽有志于为国效力,却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政治困境。而“帏白风烟惨”则传达了战事带来的悲惨气氛。最后“旗丹雾雨愁”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阴霾重重、风雨交加的情景,增添了诗作的悲壮感。

“从来桑梓接,助挽不成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在艰难时刻难以得到家乡支援的无奈。整体来看,此诗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与抱负,还折射出宋代社会政治动荡的背景下文人的处境和心声。

《应春坊挽章》不仅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人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宋代文化及文人的生活状态,从而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