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严州解官趋朝

一叶初秋已趣装,玺书屡下驻归艎。
少留北阙三年最,多借西州半岁强。
身外宠荣元自薄,眼前凋瘵故难忘。
书囊知有朝天草,不是中和乐职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柳严州解官趋朝》是一首由宋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创作的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吕祖谦,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等多个领域,尤以诗作著称。吕祖谦的诗作往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他对人生和自然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 诗句原文:一叶初秋已超装,玺书屡下驻归艎。少留北阙三年最,多借西州半岁强。身外宠荣元自薄,眼前凋瘵故难忘。书囊如有朝天草,不是中和乐职章。

  3. 诗句解析:首句“一叶初秋已超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在微风中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超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次句“玺书屡下驻归艎”暗示着皇帝的诏书频繁下达,使得诗人不得不暂时离开京城返回家乡。这句反映了官场生活的忙碌与无奈。第三句“少留北阙三年最”表达了诗人在北阙(宫廷)逗留的时间最长,达到了三年之久,这可能意味着他对朝廷的深厚感情或长时间的服务。第四句“多借西州半岁强”则表现了诗人在西州的短暂停留,时间虽短但充满力量。第五句“身外宠荣元自薄”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荣耀的淡然态度,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的内在修养。第六句“眼前凋瘵故难忘”反映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状的忧虑。最后一句“书囊如有朝天草”则用象征性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可能再次被召入仕途的期待。

通过吕祖谦的《送柳严州解官趋朝》,不仅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能深入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是吕祖谦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的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