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岁四月甲申夜纪梦

积雨暗长夜,山行经险巇。
悲风撼林木,崖谷蔽参差。
远闻豺虎号,鬼磷弄光辉。
十步九失足,中心只自持。
所适既迢递,黾勉焉可为。
道旁见明烛,抵宿依茅茨。
开户念生客,喜逢主翁慈。
暖汤趣妻子,然薪为更衣。
艰难又奚怨,少息非所期。
鸡鸣夜将旦,熟寐百无知。
欣戚一以忘,何有安与危。
生死宇宙内,旷怀亦如斯。
聊纪梦中事,谁当赓我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壬子岁四月甲申夜纪梦》是宋朝诗人宋庠的作品之一。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宋庠,字少连,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等职。他的诗作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现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 作品特点:宋庠的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人情世态,擅长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和哲理,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诗词内容:积雨暗长夜,山行经险巇。悲风撼林木,崖谷蔽参差。远闻豺虎号,鬼燐弄光辉。所适既迢递,黾勉焉可为。道旁见明烛,抵宿依茅茨。开户念生客,喜逢主瓮慈。暖汤趣妻子,然薪为更衣。
  • 译文:夜晚,阴雨绵绵笼罩着漫长的黑夜,山路崎岖且危险重重,风吹动树叶发出悲凉的声音,山谷中草木摇曳,显得有些荒凉。远处传来了野兽的嚎叫声,仿佛是鬼魂在闪烁的火光中舞动。我一路行走,目的地遥远且不可知,只能努力前行。途中,我看到了一处明亮的灯火,便在那里投宿,依靠着茅草搭建的简陋住所。开门迎接我的是一个陌生的客人,他高兴地告诉我,这是主人热情招待的结果。晚上,我煮了热水准备给妻子儿女取暖,还点燃柴火准备洗澡换衣。
  1. 诗词赏析
  • 自然描写: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细腻而生动,如“悲风撼林木”、“鬼燐弄光辉”等,通过这些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环境深深的感慨和敬畏之情。
  • 人文关怀:诗中提到“远闻豺虎号,鬼燐弄光辉”,反映出诗人对人性中的贪婪、恐惧等负面情绪的批判与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善良和真诚的珍视。
  • 哲理思考:诗中多次提及“中心自持”、“黾勉焉可为”,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无常的接受。这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哲学性的总结,使得这首诗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自然描写,而是上升到了更加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层面。
  1. 写作背景
  • 创作动机:宋庠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如政治变故或个人遭遇)在夜晚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纪梦之作。
  • 时代背景:宋代社会处于转型期,文人的生活和创作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宋庠的这种经历或许正是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的背景。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宋庠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音乐感。
  • 结构布局:这首诗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从夜晚的开始到夜晚的结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富有深意的故事。
  1. 历史评价
  • 文学地位:宋庠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 后世影响:许多诗人和学者都受到宋庠诗歌的影响,从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宋庠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上述分析外,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补充:

  1. 在解读这首诗时,可以进一步挖掘其中的隐喻含义,比如“所适既迢递”可能象征着生活的艰难曲折或人生道路上的孤独与迷茫。
  2. 诗中的自然景象描写,不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状态和心境变化。通过对这些景象的观察和感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3. 宋庠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对生活苦难的深刻体会以及对人性善恶的思考。这些主题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体现,显示出他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底蕴。

《壬子岁四月甲申夜纪梦》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古典诗歌,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还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