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与能

坠绪今如线,遗书尚满床。
功名两蜗角,世路几羊肠。
癖有登山屐,贫无在笥裳。
故人应见念,莫遣字稀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周与能》是一首由宋朝诗人李兼创作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李兼,宋代著名文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1. 诗词原文
    坠绪今如线,遗书尚满床。
    功名两蜗角,世路几羊肠。
    癖有登山屐,贫无在笥裳。
    故人应见念,莫遣字稀行。

  2. 词句注释

  • 坠绪今如线:形容思绪纷乱如同细线一般。
  • 遗书尚满床:意味着家中的书籍仍然很多,暗示着丰富的学术或生活积累。
  • 功名两蜗角:比喻功名利禄如同蜗角一样微薄,不值得追求。
  • 世路几羊肠:比喻世间的道路曲折复杂,就像羊肠小道一般。
  • 癖有登山屐:指有一种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喜欢穿着登山鞋。
  • 贫无在笥裳:意指贫穷到连一套衣服都买不起,只能穿着破旧的衣服。
  • 故人应见念:意味着老朋友应该看到并记挂你的困境,不要因为文字稀少而忽略联系。
  1. 整体翻译
  • 诗中通过对比“坠绪”与“遗书”、“功名”与“世路”,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和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1. 作品赏析
  • 《次韵周与能》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的诗,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

《次韵周与能》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与哲思的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诗作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