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次采石

千帆东下势连樯,控带河山自一方。
塞角凄风营戍远,野花湿雨墓田荒。
落霞孤鹜江干阔,去马来牛岁月长。
老我声名无一遂,征衫蓝缕鬓苍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次采石》是唐代诗人李兼的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兼,唐朝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生平事迹虽然在史书中记载不多,但其诗歌成就被后世广为传颂。据文献记载,李兼曾担任过翰林学士等官职。
  2. 作品原文:千帆东下势连樯,控带河山自一方。塞角凄风营戌远,野花湿雨墓田荒。落霞孤鹜江干阔,去马来牛岁月长。老我声名无一遂,征衫蓝缕鬓苍苍。
  3. 作品赏析:《回次采石》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塞角凄风营戍远”,展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孤独;“野花湿雨墓田荒”则反映了战争对自然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考虑到其内容涉及边塞风情和战争影响,可以推测它可能是在作者任职或游历边关时所写。这一时期,唐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复杂且充满挑战,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契合。

《回次采石》不仅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歌,更是李兼个人情感与历史见证的结晶。通过对这首经典作品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刻理解诗人对于家国的忧虑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