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东下势连樯,控带河山自一方。
塞角凄风营戍远,野花湿雨墓田荒。
落霞孤鹜江干阔,去马来牛岁月长。
老我声名无一遂,征衫蓝缕鬓苍苍。
回次采石
千帆东下势连樯,控带河山自一方。
塞角凄风营戍远,野花湿雨墓田荒。
落霞孤鹜江干阔,去马来牛岁月长。
老我声名无一遂,征衫蓝缕鬓苍苍。
译文:
千帆向东下,船只的帆篷相连,如旗杆一般。控制着黄河长江,拥有一方的山河。
在边疆的角落,凄厉的寒风吹过,军营遥远,荒芜的墓地上,野花被雨水打湿。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下的江面宽阔,远处的马匹和牛群归来,时间似乎过得很慢。
年老的我已经没有成就,穿着破旧的衣服,白发已斑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卷,从广阔的河山到荒凉的边关,从落日余晖到岁月沧桑,诗人用他独特的眼光和感受将这一切细腻地展现出来。首句“千帆东下势连樯”描绘了江面上船帆密布、船只相连的景象,生动展现了水陆交汇、商旅繁忙的繁荣局面。
第二句“控带河山自一方”则转向对地理位置的描绘,诗人以“河山”、“一方”等词强调了自己的地域观念和对国土的控制欲望。这种强烈的地域意识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也反映了其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思想。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边疆边关的凄凉景象:“塞角凄风营戍远,野花湿雨墓田荒。” 这里,诗人运用了“塞”、“角”、“营戍”、“野花”、“湿雨”、“墓田”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凄凉、荒凉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通过对边关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苦的深切关注。
在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通过“落霞孤鹜江干阔”和“去马来牛岁月长”两句描绘了江边夕阳西下、孤鹜飞翔、马匹归来、牛群离去的景象。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人用“岁月长”这一关键词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老我声名无一遂,征衫蓝缕鬓苍苍”则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写照。这里的“老我”指的是诗人本人,“声名无一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名声未达的期望。而“征衫蓝缕鬓苍苍”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即身着简陋的征衣、鬓发斑白,反映了他的辛酸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