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宜兴归谒邹德久不遇

客里仍惊奔,南走荆溪上。
系船楼前树,偶接丈人行。
兹惟天下士,抱负不可状。
而今年七十,面睟背益盎。
论文复把酒,十日共清访。
归家照眸子,炯炯觉神王。
朅来情所亲,邹子颇直谅。
斯文有能事,笔挟风雨壮。
今晨叩其门,不见动惆怅。
我希嵇叔夜,子慕陶元亮。
念子如清风,执热欲何往。
寇退子当返,子去我曷望。
何时芝兰室,重见玉色酿。
快意倾百杯,浇我舌本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宜兴归谒邹德久不遇》是宋代诗人李处权所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自己心境的微妙变化。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处权的生平:李处权是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虽然不十分详细,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其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文学成就:李处权以其精湛的诗歌创作而闻名,尤其在宋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1. 诗词原文
    客里仍惊奔,南走荆溪上。
    系船楼前树,偶接丈人行。
    兹惟天下士,抱负不可状。
    而今年七十,面睟背益盎。
    论文复把酒,十日共清访。
    归家照眸子,炯炯觉神王。
    朅来情所亲,邹子颇直谅。
    斯文有能事,笔挟风雨壮。
  2. 诗词鉴赏
  • 抒情性:《自宜兴归谒邹德久不遇》是一首充满抒情色彩的作品。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传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如“归家照眸子,炯炯觉神王”等句,表现了他归家后内心的激动与感慨。
  • 意境美: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古朴典雅的意境,如诗中的“荆溪”、“楼前树”等元素,都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体现了宋诗的特点。
  • 思想性:诗中不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还表达了对友人学识渊博的敬仰。诗人通过描绘朋友的言行举止,反映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友谊的重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1. 艺术特色
  • 用词考究:李处权在这首诗中使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比如“面睟背盎”等形容词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结构严谨: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关系展开,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和主题思想。
  1. 历史意义
  • 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宋代诗歌及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李处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研究素材。
  • 文化传承:李处权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在今天仍然被传颂。其作品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现代解读
  • 情感共鸣: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难以完全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环境,但李处权的诗歌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和生活的热爱。
  • 教育意义:李处权的诗歌作品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范本,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自宜兴归谒邹德久不遇》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人生感悟的诗歌,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