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三首 其三

朝云漠漠雨丝匀,山路清无一点尘。
桃李着花溪水满,断肠何处故园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偶书三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周郎战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张耒不仅诗、文、词皆工,而且在史学和金石学方面也有独到的成就。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志向,语言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诗歌原文
    周郎战处沧江回,鱼龙荡潏山石摧。
    荆州艨艟莫举楫,走君不劳一炬灰。
    当年雄豪谁复在,乔木荒烟忽千载。
    蕲州截竹作笛材,一写山川万古哀。
  • 翻译赏析
    此诗通过“沧江回”、“鱼龙荡潏”等意象,生动描绘了长江边战场的激烈场景。诗人以“荆州艨艟”为切入点,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同时,通过对昔日英雄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敬仰。最后一句“蕲州截竹作笛材”,则巧妙地用自然材料来象征英雄的精神永存,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英雄崇拜情怀。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此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与赞美之情。通过具体的战场描述与英雄事迹的回忆,反映出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暗示手法,如“荆州艨艟莫举楫”中的“莫举楫”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力,而“走君不劳一炬灰”则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意,认为英雄的功绩超越了任何形式的毁谤和诋毁。
  • 语言特色:张耒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例如,“荆州艨艟莫举楫”中的“莫举楫”不仅是对实际行动的描述,更是一种抽象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行为的钦佩。
  1. 文化背景
  •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国家分裂,社会不安,文人墨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往往会表现出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忧患意识。张耒作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往往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
  • 社会影响:张耒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赞颂与对现实的忧虑,张耒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共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偶书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怀,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承担的文化使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