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少微三首 其二

评阙汝南旦,穷嗟校尉途。
故交非浪哭,吾道恐成孤。
往在谈文处,还能步屧无。
秋风聊倚杖,草树日疏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李少微三首·其二》是宋朝诗人李彭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故交李少微的怀念和哀伤。下面将围绕此诗的内容、风格及其影响展开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李彭在《哭李少微三首·其二》中表达了对朋友逝去的悲痛之情。诗中写道:“应刘玉山陨,之子尚玙璠。未握论交臂,俄招去干魂。茂陵有遗藁,健妇解持门。何日生刍奠,人琴恐或存。”这些诗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对于李少微离去的不舍和哀思。
  1. 作品注释
  • 《哭李少微三首·其二》的注解提供了详细的诗歌背景和历史信息。例如,“刘”指的是汉代刘向,他的去世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玙璠”通常用来形容珍贵美好的玉石,这里指代李少微的品质和才华。
  1. 作品赏析
  • 《哭李少微三首·其二》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李彭通过对李少微生前与死后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友情珍贵的珍视。
  1. 评析
  •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因为它的艺术成就,也因为它所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价值。李彭通过这样的作品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真挚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1. 写作背景
  • 李彭创作此诗的背景是其与友人李少微的深厚友谊以及李少微的不幸逝世。这种情感交织使得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特色。
  1. 文化影响
  • 作为宋朝文学的一部分,李彭的《哭李少微三首·其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被后人广泛传颂,也成为研究宋代文人情感表达的重要文本。

《哭李少微三首·其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悼亡诗,更是李彭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到友情的价值以及人生的无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