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塘道中寄怀归宗迥中法阐法仁三僧

窗鸡唤晨炊,毂声转水辙。
出遨得会稽,辨严未明发。
朔气犯襟裾,露华袭毛发。
仿像滹沱河,幽事期可悦。
旅雁起寒塘,疏林耿明月。
挽彼岁寒姿,然萁共明灭。
岂惟苏奚奴,政可烘履袜。
黎明诣萧寺,饷糜随盥栉。
风廊谑谈僧,蒲团寻老衲。
堂堂大圜照,此渠亲记莂。
缅怀汤惠休,妙理颇诣绝。
超然宴法窟,胸次包禹穴。
阐师远游孙,卓卓霜下杰。
真成一角麟,笑我缘盎鳖。
寂子延陵秀,晖映敌冰雪。
渥洼真龙媒,作驹已汗血。
刮膜藉金篦,嘉言霏玉屑。
德星每难聚,顾兔复易缺。
紫霄上巑岏,石镜悬莹澈。
幽期不嫌频,难遣芳岁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蒲塘道中寄怀归宗迥中法阐法仁三僧”是一首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诗作。此诗通过描写作者在蒲塘道中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三位僧人(归宗、迥中、法阐、法仁)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索。

首句“蒲塘道上春草绿”,描绘了春日里蒲塘道上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蒲塘道上的草儿也变得绿油油的,显得格外生机盎然。这里的“蒲塘”指的是一条小河旁边的空地,可能是作者行走的路径。“道中春草绿”则是说在这条小路上,春天的草地已经变得绿油油的。这里的“道中”指的是小路上,强调了这是一个特定的地点。

第二句“野水浮天影入楼”,则转向了天空与水面的交融景象。野水的流动映照出天空的影子,仿佛将天空的美丽投射到了水中。这一句描绘的是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象画卷,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第三句“不知何处有归船”,则是表达了对归乡之人的深深思念。这句诗中的“归船”是指回家的船只,而“不知何处有归船”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远方归来的家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不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担忧和牵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寂寞的心情。

第四句“忆得归宗迥中法阐法仁三僧”,则是回到了主题,回忆起了三位僧人(归宗、迥中、法阐、法仁)。这里可能是作者在旅途中偶遇或听闻到他们的事迹,从而引发了对三位僧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忆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而“归宗、迥中、法阐、法仁”则是三位僧人的名字。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里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三位僧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既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是一种对亲人和朋友的牵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