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醴泉驿 其一

远役三才二,忧端万有斯。
君恩知欲报,子难痛何追。
我马方瘏矣,秋阳更暴之。
愿言行役者,当暑戒驱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醴泉驿其一》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表达作者对长途跋涉的辛苦和对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抱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曾伯,字子正,号石门居士,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历经战乱,多次担任地方官员,对于国家的治理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实践。
  1. 诗歌原文:《题醴泉驿其一》
    路遥须到日,官满有归时。
    一点终身痛,中途孺子悲。
    老难堪此境,咎必有其基。
    扶惫随缘去,空馀泪雨垂。

  2. 诗句解析

  • “路遥须到日”:表达了作者面对漫长旅途的决心和对未来的希望。
  • “官满有归时”:反映了对个人仕途成就的渴望和对结束长期职务的期待。
  • “一点终身痛”:可能指的是生活中的艰辛或某种精神上的痛苦,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哀愁的情感。
  • “中途孺子悲”:这里的“孺子”可能是指途中的孩子,表明了在艰难旅途中,有人的不幸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 “老难堪此境”:表达了年岁增长后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困境的无奈接受。
  • “咎必有其基”:意味着任何不幸都有其根源。
  • “扶惫随缘去”: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即使身体疲惫也要顺其自然地面对生活。
  • “空馀泪雨垂”: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辛酸和无奈,以及因思乡、忧国而产生的泪水。

李曾伯的《题醴泉驿其一》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社会及历史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