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长松几岁寒,老龙曾向此中蟠。
而今肯为苍生起,何止编方蜀顾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万壑长松几岁寒,老龙曾向此中蟠。
而今肯为苍生起,何止编方蜀顾宽。
《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 其二》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万壑长松几岁寒,老龙曾向此中蟠。
而今肯为苍生起,何止编方蜀顾宽。
诗中的“万壑长松几岁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自然景象,万壑之间生长着参天的松树,岁月悠悠,似乎已经沉寂了无数个寒暑。这里的“几岁寒”既形容松树历经沧桑,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老龙曾向此中蟠”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古松历经岁月的洗礼,宛如一条盘踞的老龙,充满了力量与威严。这一比喻不仅赞美了松树的坚韧不拔,也象征着作者本人或其所代表的某种精神,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生机与活力。
“而今肯为苍生起”揭示了一种转变,即尽管环境艰苦,但松树仍然愿意挺身而出,为了苍生(百姓)的利益而努力。这里的“苍生”指的是普通百姓,强调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与责任感。
《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诗歌,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历史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它体现了李曾伯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深沉情怀,同时也展现了宋代诗歌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