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和山房十咏 其八

邻有山田价似轻,拟求种秫效渊明。
相逢村叟问谁者,叹息年来主屡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和山房十咏 其八》是南宋诗人李曾伯的诗作。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李曾伯,字楚老,号玉池老人,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生于公元1265年,卒于公元1342年。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
  • 诗歌风格:李曾伯的诗歌以简洁明快而著称,善于运用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诗作在形式上追求古雅,语言清新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作原文与翻译
  • 原文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
  • 翻译:岁月匆匆流逝,我已在这十个地方度过中秋节。今年的梦境让我突然来到了黄鹤山的旧地。在这深秋时节,我深感人生短暂,这次聚会仿佛是命中注定。抬头仰望星空,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月亮如同一面玉镜在空中独自漂浮。我试图收起北方的烟雾,收回南方的云气,让长江的水平静流淌。尽管国家山河分合不定,但依然能看见那清冷的忧愁。
  1. 作品分析
  • 主题探讨:诗中的“细数十年事”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而“十处过中秋”则可能反映了诗人在不同地区的生活经历和不同场合下的中秋节感受。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作为意象,如“星汉”和“玉镜”,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夜空,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高远。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这首诗不仅是李曾伯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李曾伯诗歌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和文化风貌。
  • 教育意义:《自和山房十咏 其八》的诗句富含哲理,对于现代人了解古代诗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李曾伯的《自和山房十咏 其八》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滋养。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厚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