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点铜瓶分外春,惜花尤见主翁仁。
自怜白发衰如许,空对花前忆故人。
又用韵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用韵 其二》是宋代诗人杨冠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作品原文如下:
晓看红日上霜威,夜按苍龙运九畿。
独抱孤衷竟谁识,前山阴敛又扬挥。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以及诗歌在表达作者情感和思考方面的作用。
从文学技巧上看,杨冠卿的《又用韵 其二》体现了宋代诗词的严谨和细腻。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选择和搭配,形成了音韵和谐、意蕴深远的艺术效果。例如,“晓看红日上霜威”中的“红日”与“霜威”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早晨的宁静,又传达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而“夜按苍龙运九畿”则通过“夜按”这一动态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沉思的场景,进一步突出了其深沉内省的情感。
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感悟。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变化和自身的感受,诗人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如诗中的“独抱孤衷竟谁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前山阴敛又扬挥”,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坚韧不拔的态度。这些内容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诗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
从文化背景来看,宋代是一个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常常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杨冠卿作为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中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又用韵 其二》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诗歌作品,也是反映宋代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以及其在表达作者情感和思考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