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
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碧岑才寸。
无尽兴。
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
凭谁与问。
旧城郭何如,英雄安在,何说解孤愤。
铜鞮路,极目长安甚近。
当时宾主相信。
翩翩公子登高赋,局面还思著紧。
乘暇整。
谩课柳评花,援镜搔蓬鬓。
江平浪稳。
怅我有兰舟,何人共楫,毋作孔明恨。
摸鱼儿 和陈次贾仲宣楼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和陈次贾仲宣楼韵》鉴赏
宋代诗人李曾伯的《摸鱼儿·和陈次贾仲宣楼韵》,以淡墨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楼头胜景。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兴衰的感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流传千年的诗词世界,感受其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开篇便描绘了一幅高楼耸立、春风吹动的景象。词人通过“欠招欢伯”暗示了某种无奈或期待,而“和风吹老芳讯”则表达了一种岁月流逝的感叹。
“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碧岑才寸。”紧接着,词人将视角转向远方,只见葡萄绿意盎然,碧山若隐若现。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繁华的都市之中。
“无尽兴。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词人却无法忘怀那些未尽的兴味,于是他选择在楼下烹泉煮茶,以此来缓解内心的孤寂。这一细节,既展现了李曾伯的生活情趣,也映射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凭谁与问。旧城郭何如,英雄安在,何说解孤愤。”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于历史的追问和对于英雄的怀念。他不知道旧时的城墙是否依旧,英雄们又在哪里,他们是否已经能够理解他的孤愤之情。这种深沉的忧虑和渴望,使得《摸鱼儿》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铜ˍ路,极目长安甚近。”李曾伯的视线最终落在了远方的都城中。长安的近在咫尺,让他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铜ˍ路”,可能指的是古时通往长安的路,也可能是借代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李曾伯的《摸鱼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百态。《摸着鱼儿》的韵律悠扬,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座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