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介 进退韵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唐介 进退韵》是一首宋代的七言律诗,由北宋诗人李师中创作。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李师中,字诚之,宋应天府楚丘人,举进士,曾担任广西提点刑狱和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等职。他善抚土著并招降侬智高子宗旦,被边民称为“桂州李大夫”。
  • 李师中的诗歌创作丰富,其作品中不乏对时政得失的批评与反思,反映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如反对王韶开熙河的政策等。
  1. 诗歌原文及其赏析
  •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
  • 此诗以“孤忠”、“独立”等词语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
  • 通过对比孤忠自许与众不与的态度,突出了作者的清高志向和不随波逐流的个性。
  • 描述诗人离去时的轻盈如同落叶一样,突显其内心的坚定和从容。
  • 高名千古重于山,表达了诗人的名声将流传百世,比泰山还要崇高。
  1. 文学流派与格律
  • 根据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的记载,郑谷、齐己和黄朝英等唐代文人曾定下三种诗格,其中就包括辘轳韵、葫芦韵和进退韵。而李师中的《送唐介》恰好采用了进退韵这一形式,即一进一退的押韵方式。
  • 《送唐介》作为一篇典型的七言律诗,体现了宋朝诗歌的严谨格律和艺术魅力。它不仅在内容上富有深意,也在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歌的创作规范,展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巧。

《送唐介 进退韵》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宋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