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二首 其一

云山夹岸去层层,来往扁舟恨未能。
更有寻常最佳处,无风一日到金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采石二首 其一》是李之仪的诗作,描述了诗人在鸡笼山下与友人相聚的情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姓名背景:李之仪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典雅含蓄著称。他在北宋末年因政治原因被流放至南方,后因赦免返回故乡。
  • 作品风格:李之仪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词作,也有婉约细腻的小令,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深受后世好评。
  1. 诗歌原文
  • 鸡笼山下是和州,隔岸闻呼见点头。不见东归夜郎客,锦袍谁共醉扁舟。
  1. 诗歌解析
  • 地名描述:诗中的“鸡笼山”和“和州”都是地理位置,分别指的是安徽的一座小山和当时的一个行政区划。
  • 人物描绘:诗中通过“不见东归夜郎客”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锦袍谁共醉扁舟”则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饮酒的场景,以及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诗中的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感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 语言优美:李之仪的词作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文学韵味。
  1. 历史背景
  • 北宋末年的动荡:北宋末年,政局动荡,社会不安。李之仪因参与政治斗争而受到牵连,被迫离开京城,流放至南方。
  • 晚年的生活:尽管遭遇不幸,李之仪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他晚年卜居当涂,过着隐居的生活,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1. 文学影响
  • 词风的代表:李之仪的词风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婉约派的发展上,他的词作被视为典范。
  • 文化传承:李之仪的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采石二首 其一》作为李之仪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心路历程。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