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二

奸雄投老恋层台,随得分香散处开。
枝上休论歌舞旧,尊中且泛绿于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二”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盛开的景象和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傲雪斗霜品质的赞美。以下是对该诗歌的介绍:

  1. 诗人介绍: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师从范纯仁,后随苏轼于定州幕府,并历任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等职务。在政治生涯中,李之仪因与苏轼的关系而受到牵连,被贬至太平州,后移至唐州直至去世。他的文学成就颇高,尤其擅长书写书信(尺牍),被苏轼称赞入刀笔三昧。李之仪还著有《姑溪居士集》等作品传世。
  2. 诗词原文:奸雄投老恋层台,随得分香散处开。枝上休论歌舞旧,尊中且泛绿于苔。
  3. 诗句解析:这首诗的第二句“奸雄投老恋层台,随得分香散处开”描绘了梅花盛开的场景,其中”奸雄”一词在这里可能含有反讽或隐喻之意,暗指那些曾经权倾朝野的人物晚年依旧眷恋权力的高位。这里的“层台”则暗示着高贵的地位或权力的象征。”随得分香散处开”意味着梅花在寒冷中依然能够散发芳香,象征着即使在困境或逆境中,也能展现出自己的美丽与价值。
  4.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梅花因其在严寒中绽放的特性而被赋予坚韧不拔、孤高自赏的寓意。在宋代,梅花不仅是自然美景的代表,更是文人精神寄托的象征。李之仪通过梅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其对自然界美的敏锐捕捉能力,也反映了他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李之仪的这首《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二》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作品,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