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习习醒毛骨,华屋高明占城北。
胡床偶伴庾江州,万盖摇香俯澄碧。
阴森老树藤千尺,刻桷雕楹初未识。
忽传绣障半天来,举头不是人间色。
方疑绚塔灯炤耀,更觉丽天星的历。
此时遥望若神仙,结绮临春犹可忆。
徘徊欲去辄不忍,百种形容空叹息。
乱点金钿翠被张,主人此况真难得。
晚过王晋卿第移坐池上松杪凌霄烂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过王晋卿第移坐池上松杪凌霄烂开》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词。
李之仪,字端叔,号竹坡居士,他是北宋时期的重要词人之一,其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尤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晚过王晋卿第移坐池上松杪凌霄烂开》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感受。
词的原文如下:
清风习习醒毛骨,华屋高明占城北。胡床偶伴庾江州,万盖摇香俯澄碧。阴森老树藤千尺,刻桷雕楹初未识。
整首词从“清风习习醒毛骨”开始,用“清风”作为引子,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接着“华屋高明占城北”两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高耸入云的建筑,展现了城市中的繁华与喧嚣。然后,“胡床偶伴庾江州,万盖摇香俯澄碧”两句,则转向了闲适的生活场景,描述了在江州的一座庭院中,作者偶尔坐在胡床上,享受着周围的花香。接下来的“阴森老树藤千尺”,则转入了一种更为静谧的场景,老树和藤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苍劲有力的美。最后两句,“刻桷雕楹初未识”,则是对这座庭院的进一步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建筑细节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晚过王晋卿第移坐池上松杪凌霄烂开》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词作,也是李之仪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词人的才情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