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分守魏大夫

坐忆金台别,于今十四年。
新恩乘五马,北首渡三川。
县急均鹾户,边停助饷钱。
晋民衣食薄,移柱听调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分守魏大夫》是宋代李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当时边关的景象和民生情况,表达了对国家忠诚与个人遭遇的感慨。以下是对《答分守魏大夫》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作为宋代的作品,《答分守魏大夫》反映了北宋中后期的社会状况。在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成为普遍现象,而边疆战事频发,使得国家处于多事之秋。
  • 作者经历:李复作为一位诗人和官员,他的个人经历可能也影响了诗歌的创作。作为一名官员,他可能见证了国家的兴衰更替,这些体验都融入了他的诗歌之中。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答分守魏大夫》的原文如下:“坐忆金台别,于今十四年。新恩乘五马,北首渡三川。县急均鹾户,边停助饷钱。”
  •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答分守魏大夫”为题,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关将士的敬意及对他们在艰苦环境下所作出的贡献的肯定。诗歌中的“坐忆金台别”,暗示了诗人与边防将士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他们共同面对的艰难处境。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李复通过这首五言律诗传达了他对于国家忠诚和个人遭遇的复杂情感。诗中的“新恩乘五马”可能是指边境的将士们得到了皇帝的新恩,但同时也反映了国家边疆的不稳定和政治上的不清明。
  • 艺术风格:李复运用了质朴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展现了他深沉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诗歌结构紧凑,语言精炼,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文风。
  1. 写作背景
  • 历史背景:《答分守魏大夫》创作于北宋时期的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着外患与内乱的双重压力,而李复本人作为一位官员,很可能亲身经历了这些事件。
  • 社会影响:这首诗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它不仅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还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诗歌的形式,李复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边疆将士辛勤付出的认可。

《答分守魏大夫》不仅是李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当时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到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