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后有作

白酒贤人趣,黄花道貌妆。
物情殊未厌,时节不加长。
自是良辰往,何妨后会张。
试看人化鬼,不异露为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阳后有作》:秋韵浓

李新的诗歌《重阳后有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画卷,通过五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宋代文人对节日情感的一种寄托,更是一种文化与艺术上的传承,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美学追求和哲学思考。

在《重阳后有作》中,李新写道:“白酒贤人趣,黄花道貌妆。物情殊未厌,时节不加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独特感受,将酒与花赋予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象征意义,即“贤人趣”与“道貌妆”,象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不减的节令之美。同时,诗人也感叹时光流逝,“时节不加长”,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李新的诗风细腻且含蓄,他善于捕捉自然界细微的变化,并将其与人生哲理相联系。例如,“自是良辰往,何妨后会张”一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好,也透露出作者对于未来相聚时刻的期待与乐观。最后两句“试看人化鬼,不异露为霜”更是以天地间最为纯净的自然现象作比,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态度。

《重阳后有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取向,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深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