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已后折菊泛酒

芳樽毕献酬,世态等闲休。
金蕊香犹在,骚人意重留。
泛觞诗老座,作古饮家流。
从此重阳后,殷勤送暮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阳已后折菊泛酒》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过后,与朋友们饮酒赏菊的愉快情景,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下面是对这首古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李新,字元应,生于宋仙井人,曾为承议郎、南郑丞等官职。他的仕途颇为坎坷,曾被贬谪至遂州,但最终在徽宗大观三年赦还后得以恢复官职。李新有着深厚的文学造诣,有《跨鳌集》等作品传世。

  2. 诗歌原文
    芳樽毕献酬,世态等闲休。
    金蕊香犹在,骚人意重留。
    泛觞诗老座,作古饮家流。
    从此重阳后,殷勤送暮秋。

  3. 诗中意象:诗中的“芳樽”指美酒,而“金蕊香犹在”则描绘了菊花盛开时香气四溢的景象。同时,诗人通过“骚人意重留”表达了自己对文人雅集的深情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4. 艺术特色:李新的这首五言律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重阳节后的饮酒赏菊情景的描写,传达出对友情与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诗中的“作古饮家流”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对传统饮酒文化的传承。

《重阳已后折菊泛酒》不仅是李新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其文化素养与人生哲学的体现。它展示了一个古代文人如何在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中找到归属感,并以此为契机与亲友共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