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重阳二首 其二

故事登高会,流风落帽文。
客樽常满满,篱菊任纷纷。
马埒摅豪气,萸囊想旧闻。
不须兰作佩,骚客恨如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重阳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该作品描绘了重阳节的热闹场景和作者的喜悦心情。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蜂愁节去已焉哉,宾友追称上宴台。
    诗韵此时传我和,酒樽当日为谁开。
    光阴碌碌碌驹奔过,气候新新毂转来。
    身赴令辰如舞袖,急忙须趁管弦催。

  2. 作者简介
    李新的生平资料显示,他字元应,号跨鼇先生,出生于四川仁寿县,与秦观同属唐代曹王李明后人。他的一生创作了540首诗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3. 诗歌赏析

  • 登高会,流风落帽文:诗句“故事登高会,流风落帽文”描述了重阳节登高赏菊的场景,流风指微风中菊花的香气,落帽则指文人雅士戴帽子饮酒,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重阳节的喜爱和庆祝方式。
  • 客樽常满满,篱菊任纷纷:诗中的“客樽常满满”描绘了节日宴会中客人盈门、酒杯满溢的情景,而“篱菊任纷纷”则形象地展现了庭院中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 马埒摅豪气,萸囊想旧闻:通过“马埒摅豪气”表达了节日中骑马游赏的乐趣,而“萸囊想旧闻”则可能指的是使用茱萸囊以辟邪的传统习俗。
  • 不须兰作佩,骚客恨如云:最后的两句“不须兰作佩,骚客恨如云”反映了诗人在节日中的心态,即不需要华丽的饰品,只愿与朋友们共度良辰,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次韵重阳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节日欢愉的诗歌,更是一个展示宋代文人生活情趣和文化背景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还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变迁中的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