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田园好,秋还橘柚乡。
稻梳萦带水,茅枕束刍篁。
绝迹公门步,薰心佛土香。
此生真逆旅,无虑可消忘。
次韵贲远归田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贲远归田·其三》是宋朝李弥逊的一首作品。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介绍:李弥逊是北宋末年的重要词人之一,他的创作风格豪放,擅长通过诗词抒发乱世时的感慨。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政治舞台到田园生活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次韵贲远归田·其三》这首诗中,李弥逊表达了他对归隐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歌原文:归去田园好,秋还橘柚乡。稻梳萦带水,茅枕束刍篁。绝迹公门步,薰心佛土香。此生真逆旅,无虑可消忘。
诗歌赏析:李弥逊在这首《次韵贲远归田·其三》中,以“归去田园好”开篇,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接下来的几句“稻梳萦带水,茅枕束刍篁”描绘了一幅秋天丰收的景象,稻穗如丝般地缠绕着水面,而茅草制成的枕头则点缀在竹林之中。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好的田园世界。
写作背景:据史书记载,李弥逊在大观三年(1109)进士及第后,曾短暂进入官场,但因为反对议和而与秦桧发生冲突,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这样的经历使他对官场的勾心斗角有了深刻的体会,因此在晚年选择隐逸,与西山为邻,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李弥逊的《次韵贲远归田·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也有像李弥逊这样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文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