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亭待月 其二

不寐池塘夜,萧萧夏木重。
亭虚风趁客,水净月随侬。
蛙喜鸣如吹,蝉饥语似蛩。
一区真自足,何地肯相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亭待月二首》是宋代李弥逊所作的一组诗,共包含两首作品。这两首诗不仅在内容上相互呼应,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各有特色。下面将详细分析这两首诗:

  1. 《池亭待月二首·其一》的艺术特色
  • 第一首诗以轻雷不成雨,风砌旋搘床为起兴,描绘了一幅夏日夜晚的景色,通过描写夏木和楼台,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愁的氛围。
  • 第二句山乱云行曲,高楼月路长,则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月亮与云朵之间复杂而美丽的关系,以及楼高月路长所带来的幽远意境。
  1. 《池亭待月二首·其二》的艺术特色
  • 第二首诗继续沿用第一首的起兴手法,但重点转移到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结合上。
  • 第三句柴门非故国,戎马尚它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战争的忧虑。
  • 第四句笳鼓悲清暝,关河思不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笳鼓声与夜晚的清冷相结合,增强了整首诗的感染力。
  • 最后一句一区真自足,何地肯相容,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池亭待月》系列诗作不仅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们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