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东山海棠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可怜新绿遍残枝。不见香腮和粉、晕燕脂。
去年携手听金缕。正是花飞处。
老来先自不禁愁。这样愁来欺老、几时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东山海棠是一首词,由宋代著名词人李弥逊所作。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来临后海棠花开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花落春归时的内心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弥逊,字似之,号筠溪翁,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大观三年(1109年),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诗人。他在徽宗时期因为上疏进谏而遭落职,但在晚年选择了隐居生活,并在连江(今属福建)西山度过了余生。
  1. 作品原文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可怜新绿遍残枝。不见香腮和粉、晕燕脂。
    去年携手听金缕。正是花飞处。老来先自不禁愁。这样愁来欺老、几时休。

  2. 诗歌解析

  • 海棠与春的象征意义:在这首词中,海棠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结束。海棠花的盛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也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无常。
  •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受:通过“日日催花雨”和“这样愁来欺老、几时休”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终结的恐惧感,反映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虞美人·东山海棠》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