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勉粹夫进学兼示诸子

闲忆当年闯孔门,未能无意觉斯民。
浮名浮利虽关命,多病多愁故恼人。
九十春光浑易老,二三子者莫因循。
老夫耄矣诚堪笑,何惜同来试问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诗勉粹夫进学兼示诸子》是李吕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在文化中的意义: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李吕,宋朝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教育的重视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表达儒家思想、倡导学习为题材,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李吕的生平虽不详,但其诗作中透露出的儒家思想和对知识的崇高追求,使他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
  • 作品特色:《诗勉粹夫进学兼示诸子》是李吕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对于学问的深刻理解和对后学的殷切期望。该诗不仅展示了李吕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认识。通过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
  1. 诗作原文及翻译
  • 原文:閒忆当年闯孔门,未能无意觉斯民。 浮名浮利虽关命,多病多愁故恼人。 九十春光浑易老,二三子者莫因循。
  • 翻译:回忆起年轻时闯荡孔子的门下,未曾忘记心系百姓。名声和利益虽然关乎命运,但忧虑疾病和忧愁却让人烦恼。时光飞逝如九十日春光,诸位学子不要因循守旧。
  1. 诗歌主题与内容解析
  • 忧国忧民:李吕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他认为个人的得失不应该被忽视,更应该关注国家的未来和民众的幸福。
  • 教育意义:诗中明确提到了“进学”这一主题,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李吕鼓励弟子们不仅要追求个人的知识与智慧,更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 人生哲学:通过对春秋季节变化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应当珍惜光阴及时行乐的观点。这种人生观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积极进取。

《诗勉粹夫进学兼示诸子》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教育思想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方法,用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