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寂。
佳人凝笑山南陌。
山南陌。
东风寒浅,绛罗衫窄。
阑干倚处云如幂。
晚来雨过胭脂滴。
胭脂滴。
啼妆难劝,且须欢伯。
忆秦娥 其一 海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秦娥·白海棠》是清代女词人顾太清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留恋之情。
词中的“春将暮”和“绿阴一树丝丝雨”营造出了一个春末的景象,细雨绵绵,春意盎然。这种描绘方法不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还巧妙地表达了词人对于春天的留恋与不舍。
“海棠花放,十分娇素”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海棠花的美丽与娇艳。通过这样的描写,词人不仅展现了海棠花的自然美,更赋予了它一种超脱尘世、纯净高雅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与志向,如高洁的品质、不染尘埃的精神等。
“仙仙似惹凌波步,娟娟又怕东风妒”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棠花随风摇曳的姿态,以及它所承受的风雪考验。这种描绘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还体现了海棠花坚韧不屈、不畏艰难的生命力。同时,这两句也暗寓了词人自身的性格特点,即追求高洁、独立自主,但又不乏柔情与柔软。
“东风妒,满枝冰雪,淡烟轻雾”则是对海棠花美丽外表背后的深刻内涵进行的一种隐喻。这里的“东风”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变化,而“妒”则表达了自然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嫉妒。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反映了词人对生命与美的深刻感悟。
《忆秦娥·白海棠》不仅是一首描写海棠花的美艳动人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情感与丰富象征意义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阅读与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诗词才华与艺术魅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