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礼部不妄知严州

从来直气劲摩空,又吐忠嘉忤九重。
指斥分明人所忌,去留谆复上能容。
清风慨慕桐江钓,异渥新疏竹使筒。
熊轼一行聊复尔,羽仪禁路要夔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高礼部不妄知严州》是宋代诗人李昴英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1. 创作背景:李昴英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时政的批评。具体到这首《送高礼部不妄知严州》,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的情感表达,可以推知是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斗争激烈,而李昴英作为一名文人,可能因为直言不讳的性格而遭受了一些非议或打压。

  2. 诗歌内容:《送高礼部不妄知严州》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前往严州的祝福及对其政治生涯的期待。首联“从来直气劲摩空,又吐忠嘉忤九重”表明了作者对正义的坚守和对朝廷的忠诚;颔联“指斥分明人所忌,去留谆复上能容”则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政治前途充满期待,希望他能在朝廷中得到公正的对待和重用;颈联“清风慨慕桐江钓,异渥新疏竹使筒”则是对友人人格魅力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其未来官场生涯的美好祝愿。

  3. 艺术特色:李昴英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独到的艺术风格。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其中,“清风慨慕桐江钓,异渥新疏竹使筒”等句子不仅形象生动,还富含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反思。

  4.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送高礼部不妄知严州》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而且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中体现了宋诗追求自然、清新、简练的特点,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宋代诗人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发声的精神风貌,对于研究宋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送高礼部不妄知严州》不仅是李昴英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宋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李昴英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境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勇于担当、坚持正义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