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时番王礼佛图卷

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
融摄群修证圆觉,灵通虚彻卓然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伯时番王礼佛图卷》是唐代诗人李简创作的七言绝句。《伯时番王礼佛图卷》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唐代文化与宗教融合的生动例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

  1. 创作背景
  • 时代与作者:《伯时番王礼佛图卷》的作者是李简,他的生平和作品创作时间不详。然而,据记载,李简在唐代中和至光启年间活跃,曾担任忠武节度使鹿晏弘的幕僚,并因军功升迁,最终官至邛州刺史。这样的经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视野。
  • 文化背景:唐代是一个文化艺术繁荣的时代,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诗中的“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佛教画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貌。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诗词原文:《伯时番王礼佛图卷》原文为:“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融摄群修证圆觉,灵通虚彻卓然存。”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对佛法无边、修行圆满的追求和向往。
  • 译文注释: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古诗词网提供了详细的译文、注释以及作品赏析。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欣赏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李简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伯时番王礼佛图卷》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 思想内容:诗中通过对“佛身充满大千界,莲座玄谈海水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无边无际的敬畏和向往。同时,“融摄群修证圆觉,灵通虚彻卓然存”则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修行圆满的理想状态。

通过深入探讨《伯时番王礼佛图卷》,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唐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