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书馆

莲烛词臣在外庭,青钱学士已登瀛。
回廊屈曲随岩阜,挟策何妨取次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艮岳百咏·书馆》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艮岳百咏·书馆》全文如下:

莲烛词臣在外庭,青钱学士已登瀛。
回廊屈曲随岩阜,挟策何妨取次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文化气息的画卷。诗中“莲烛词臣”指的是文人雅士,他们在朝廷之外也保持着高雅的生活品味和学问追求。“青钱学士”则形容那些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的学者,他们已经达到了学术的顶峰。接着,“回廊屈曲随岩阜”,形象地描绘了建筑的曲折和山势的连绵,给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感受。最后,“挟策何妨取次行”,表明即使没有严格的规划,只要有才华,也可以随意前行,不受拘束。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喜爱和对学问的追求。

在文学方面,此诗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意象的创造和意境的营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美学追求。此外,诗中的对偶修辞技巧也显示了唐代诗人在语言运用上的高超技艺。例如,“莲烛词臣”与“青钱学士”两句中,“莲烛”与“青钱”均为象征性的语言,前者代表文雅和光明,后者代表财富和地位。

《艮岳百咏·书馆》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