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岳百咏 寿山

结构崇高秀气连,清风不老月长圆。
春游玉座时相对,花发莺啼亿万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艮岳百咏 寿山》是唐代诗人李质的作品。此诗不仅展现了宋代艮岳宫苑的壮丽与秀美,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诗歌原文:结构崇高秀气连,清风不老月长圆。春游玉座时相对,花发莺啼亿万年。

  2. 诗歌赏析

  • 结构崇高秀气连:这句描述了艮岳宫苑的建筑宏伟且布局精致,给人以崇高和秀美的感觉。
  • 清风不老月长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清风和明月象征着永恒的美好,而“不老”则赋予了这些景物以生命力和时间的超越感。
  • 春游玉座时相对:这里用“春游”形容在春天到访这个美丽的场所,“玉座”暗示了宫殿的高耸与华贵。
  • 花发莺啼亿万年:描绘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与鸟类的鸣叫,强调了一种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沉淀。
  1. 创作背景
  • 《艮岳百咏 寿山》的创作时间是在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开始动工,到宣和四年(1122)竣工,初名万岁山,后改名为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亦号华阳宫。这座园林不仅是皇家园林建筑,也是宋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1. 历史影响
  • 艮岳的兴衰反映了宋代的政治变迁,它的建立和最终被拆毁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艮岳的存在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欣赏自然美景的机会,同时也是他们抒发情感和文化思考的载体。
  1. 文化价值
  • 《艮岳百咏 寿山》不仅展示了宋代艮岳宫苑的美丽景观,也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园林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艮岳百咏 寿山》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同样深远。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宋代园林文化的发展脉络以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